时光里的变迁·人物志丨雷娇:在梦想出发的地方燃一盏灯
2024-10-06 09:55:1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| 编辑:龙潮辉 | 作者: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908

个人见证时代,家史印证国史。

从1949到2024,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,再到阔步奔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,每一个身居其间的中国人都是这段伟大历史进程的建设者、见证者、共享者。

金秋十月,我们聚焦七位分别出生于1949年、1959年、1969年、1979年、1989年、1999年和2009年的普通人,以“他”的亲历、亲见、亲闻,真实讲述不同年代的个体与祖国共进、与时代同行的故事,从“小家”的日新月异看见“大国”的沧桑巨变。以此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,致敬与奋进中国同行的每一个你和我。

【人物档案】

雷娇,女,1999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土地村,2013年成为了一名公费师范生,2018年毕业后定向就业回到母校临武县汾市镇土地小学任教,从一名乡村学生转变成了一位乡村教师。身负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使命,雷娇带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对家乡教育事业极高的热情,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,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全乡连年名列第一。2024年,是她参加工作的第六年,在五年服务期满后,她选择留了下来。

【关键词】公费师范生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

【现场观察】

土地村走出的孩子,回到了滋养她生长的土地

从仰望讲台,到站上讲台,从接受者,到讲述者,25岁的雷娇亲身经历着新时代下乡村教育发生的巨变。

曾经,乡村教育面貌落后,乡村教师数量紧缺、年龄老化、结构失衡、素质偏低、流失严重,而师范毕业生则面临着“下不去、留不住、干不好”的尴尬处境。

面对困境,2006年,湖南率先启动了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的公费定向培养工作。随后,根据农村教师培养补充的实际需要,又陆续启动实施了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、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幼儿园教师、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等类型的公费定向培养工作,创造性构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机制,形成了公费师范生培养的“湖南模式”。

于是,从土地村走出的雷娇,回到了滋养她生长的土地,并选择留在三尺讲台上用知识照亮孩子们的路。

得益于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、公平可及的教育服务、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,像雷娇这样反哺乡村且留在乡村的“燃灯者”越来越多,师范生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教得好”,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“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。”不仅老师们愿意留下来了,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来了,如今,村里的学校也都换上了现代化教学设施,学生宿舍窗明几净,义务教育实现“一个都不能少”,农村的孩子同样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多元化素质教育,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逐渐优质均衡。

雷娇的故事和经历或许只是时代洪流中的小小一粟,新中国成立75年来,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由旧到新,由小到大,文盲大国转变为教育大国,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,从“穷国办大教育”到“大国办强教育”,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……75载教育花开,硕果盈枝。

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落到实处,我们相信,教育正在不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、夯实国家富强之基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。

(文/周媛晖)


出品人:颜斌

策划:唐志军 蒋小康

统筹:唐志军 蒋小康 胡章 

执行:周媛晖 李珈名 唐薇 李艳玲

视频文案:雷婉婷 周媛晖 

摄像:王思州 雷婉婷

后期:王思州 谭康

设计:李珈名

编辑:蒋小康

联合出品:湖南日报社机构融媒体中心、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责编:龙潮辉

一审:唐芳

二审:李艳玲

三审:唐薇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